二零二五年阳历九月十日,又是一年的教师节,十年前的今天绿皮火车风程仆仆的深圳罗湖下车,来深十年整。
看了下十年前离开时的只言片语,当下的心绪却更加的杂乱,既有类同当年的伤感又有更多的求不得和意难平。我翻阅了老电脑、QQ以及本博客上的只言片语,试图还原哪一年当时的“有所得、有所思”到底是什么?

这十年
2015~2016
充斥着“理想”、“同学情”、假装文青的“失去”和“阶层”,对未来更美好的渴望,以及荷尔蒙的迷离。想要证明自己贯穿这一年。现在想来,正应验了那句话:“你在意什么,什么就折磨你”,因为大学毕业后的4年毫无成绩,做了四年的月工资2850的微生物发酵工程师,且似乎“事事不顺”,对得到更多金钱/工资的渴望就折磨着你。尤记得来深后那家公司的工资一下子从2850变为8000,也确实是“开心”了几个月,直到2016年的6月23日那一刻看到了一个45平的房子总价285万直接陷入了自闭。
这一年开始了第1次的相亲,以为“对她好就能打动她,然后让她跟自己在一起”,因为她说“想找个对自己好的普通男人”,而正是这句话自己彻底看清并祛魅用了许多年。
2016~2017
从这一年开始“求不得”成为了烙印。这一年苦追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翻阅当年的日记本,尤能体会到哪种苦闷和求不得以及对自己深深的否定。现在看来哪个二十八九的小愤青已近而立却还未“过情关”,走一遭强烈的自我否定和认知重塑也算是一种成长,只不过“过情关”耗时太久远。
当年中兴通讯的42岁员工欧某被裁员/职场宫斗,选择了一跃跳下,带给自己的震撼久久不能散去,来自湖南邵阳农村的欧某是妥妥的现在带有负面的意义的“凤凰男”,而当时自己正在沿着他走过的路上摸索。“命(运)”这一词贯穿这一年。对未知、不确定的恐慌,终究会击垮你。
2017~2019
“活着比死艰难”这一词是那几年的感悟,所以努力的活着。“3分靠打拼,7分天注定......另外90分靠颜值”也是那几年苦思求不得的认知......换了第二份工作,跨过了自己的而立之年,跟老爸和哥哥拍板定了老家的房子掀了盖三层洋楼。所谓“情伤”和强烈的自我价值否定让自己奔赴在所谓“打拼”上,工资看着一路破万、破几万,老家的小洋楼盖了,还买了奥迪A3。
所谓“登高则跌重”,对自我价值的否定让自己深深嵌入追求疯狂涨工资的魔咒。也封闭了自己“脆弱”的内心,一切社交和好友的牵线搭桥一律拒绝。正是这种疯狂,几十万的房子说盖就盖,几十万的车子说买就买,或许也正是这种疯狂有车有房的已扎根在农村的哥哥才能得以娶妻生子。很残酷。
2019~2023
搞钱,除了疯狂的卷工作还疯狂的做私单,收入看着一年比一年可观,却再也无法发自内心的微笑了。当年有个插曲深深记得,跟好友探讨定居深圳的可能性,被好友直接定性“你买不起”,证明自己的种子在这一刻种下。
孤身一人跨过了关键的35岁的节点,而自己依然妻未娶家未定还四处飘零,每每看着一家三四口的摸样都莫名的觉得自己很“凄凉”。
2023~2025
35岁哪一年猛然发现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当年自己喜欢的,和喜欢自己都过上了周末遛娃的“正常人”的生活,而自己还在拼命的卷工作、熬夜赶项目跟疯子一样......然后类似一种“饥不择食”的疯狂相亲,在不断的冲击和调整中,学会了跑步,戒了烟,买了房,摆脱了事事要向别人“证明”的潜意识和惯性,想起15年初来深圳时跟友人逛超市,当时的目标是“逛超市自由,要是哪天逛超市不用看价格想要就拿就好了”,这个时候再来看那一刻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当然如果没有那一刻的可笑是否还会这一刻的自己呢?
相亲也从16年的第1次到了短短2年累计到了第31次,也是命中注定过了35才能过情关,虽迟终究是过了。亲自断开感情与自我价值的强烈绑定,这需要不断的外人的“教诲”和“求而不得的挫折”。追求爱并不痛苦,执着于被爱才会痛苦,因为你的价值是在被爱中建立的,别人爱你你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别人不爱你你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你执着的不是爱,而是欲望是贪婪是寻求认同。而真正的爱又是不会在普通人身上发生出现的,放下被爱的执着,你就是你。
有所得有所思?
近40不惑,疑惑少了一些的代价是“再也回不去”了。十年来订立两份N年计划,现在看来两份计划都实现了,唯独两份里都有的找个福气满满的老婆这一目标始终未实现。
过了情关,深知这一计划可能要搁置了,因为“不现实”和“幻灭”。只有自己本身是一个“好”的人你才可能遇到另一个“好”的人,并一起携手抵抗剩余的人生风雨。爱情、婚姻、家庭本没有关联的几件事非得在认知层面强行统一,就是对立和割裂,普通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无私忘我的爱情的,我们内心渴望的爱情也好互联网吹嘘的爱情也罢,都只是自己意志的投射和基因的“摆布”。曾问了自己多年“婚姻的意义是什么”,等真的看透进入婚姻组建家庭就是“搭伙过日子”和“传宗接代”,却再也回不到过去了。高深的道理往往本质却很“简略”,就好比当年的“我就想找个对我好的”以为“对她好”就能追到她?就好比相亲市场里颜值形象是万能通行证,相亲里的“慢热”和回避就是对方颜值形象不过关,但大众并不愿意接受这种赤裸裸的直白和算计,千方百计的“辩解”,更有甚者会对说出本质的我进行攻击和“打标签”,如“这个人性格扭曲、认知极端”......“搭伙过日子”和“传宗接代”这两个词一说出来就“不浪漫”,更致命的是似乎预示着即将要遭罪。
这些年身边、网络逐渐有了刺眼极端的案例:凤凰男吃绝户、订婚QJ、舔狗龟男捞女、家暴甚至导致女方死亡、远嫁、结婚16年三女非亲生的欺骗、消失的她、燕冬萍的微笑、冷血继父继母致继子继女死亡乃至跟我这个普通人无关的豪门私生子宫斗剧......而这是负面消极的,我不愿意深入去探讨,因为我解决不了。那么当年的“有所得有所思”到底是什么?或许就是探寻自我认同和自洽了,而这或许又会被扣上“文青”、“死脑筋”的帽子。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看多了“反腐”,看多了“背叛”,看多了“阶层对立”和“男女对立”,看多了“豪门塌房”,一切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近几年对疯狂挣钱逐渐“失去了动力”,这里的疯狂是指除了工资之外的收入都是用下班后、周六日的时间拼出来的,隐形的代价就是无社交和久坐,通俗说法是用时间和命换的钱,而钱到底挣多少才能“幸福”?过情关解除感情和自我价值认同的强烈绑定给了我启示,钱和“幸福”原本也不是强烈绑定的,“不幸福”之感或许源于的就是舍本逐末和无穷尽的对金钱、社会地位的欲望。
同学常常感慨“就我学历最低”、“多挣点儿钱以后失业了有个退路”、“跨域阶层”、“让下一代赢在起点”......沉闷无生机,情绪压抑,于事无补。作为一个曾在很长时间内的一个常常说怪话的愤青,闭嘴、断念是很难的。做好当下的事儿,其它的思考了分析了也没用。比如你分析了“易会满这个大贪官”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了能改变你明天上午8点不用上班的现状么?比如你分析清楚了“她为什么不愿意主动跟自己多交流”就能让她主动找你聊天么?在这来深的第十个年头,侄儿出生,一切都在向好。做为一个普通人,似乎“开窍”窥探到了上层一丢丢的“天机”实则就是个悲剧,再也无法平静。底层向往中产,中产向往权贵,阶层固化的当下,你所谓的努力不值一提,但这不意味着要“放弃努力”,接下来的生活应当轻松点儿,自我认同和自洽这很重要。
最后以依然能给自己动力的这句话结尾,下一个十年愿你卸下“终不似少年游”的遗憾。坚持既定的计划,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信心动摇时、为想放弃找理由时、求不得难过时需要临时停下来歇歇脚,而不是质疑这计划的可行性。你终究要在没有听众之下孤独的坚持、终究要在无人鼓舞之时依然默默前行。
哟嚯,本文评论功能关闭啦~